公司動態
??一)健全市場準入制度
??建立資質審查制度的原則首先是公開化,只有透明度高,才便于社會監督,其次是標準化,即明確、具體地規定進人某類市場必須具備的低資格標準。各城市對房地產開發經營企業、建筑施工企業、裝飾裝修企業、房地產中介服務機構、物業管理機構等的行業準人資格都作了明確的規定。當然,隨著市場機制的健全和政府職能的轉變,對企業資格、資質的管理職能,已經開始逐步向行業協會等行業自律組織過渡。
??二)推動行業誠信體系建設
??市場經濟,誠信為本,誠信建設尤為重要。建設部推廣的“中國房地產信用檔案”系統,為房地產業企業提供了公平競爭的平臺,推動了企業自身的誠信體系、信用文化建設,為規范房地產市場中的企業行為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三)規范交易程序
??用法律形式規范主要的房地產交易方式.是抑制投機、維護市場秩序的有效措施。各城市對土地出讓、房屋預售、買賣、抵押、租賃以及產權登記等,都規定有固定的辦事程序和所需滿足的必要條件,例如,商品房預售必須向城市房地產市場管理部門申請,申請時必須提交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開工證、預售計劃和工程建設計劃、預售款的監管方案,以及經銀行或注冊會計師審核的除地價款外投人的建設資金驗資證明等文件。
??四)加強產權管理
??產權登記不僅是房地產市場管理的基礎和前提,而且可以成為微觀管理的樞紐。諸多宏觀政策、房地產法規,都可以在產權登記管理過程中具體實施。
??五)房地產投資規模的調控
??就是指通過調控,保證房地產市場中房屋的總供給與總需求基本平衡,形成一個合理、有序、有限度的買方市場。如果房地產市場供求不平衡,供過于求,就會導致投資回收緩慢,投資效益低下,資源配置浪費,供不應求,又會引起房地產價格上漲,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物價的上漲,引發通貨膨脹。
??六)房地產投資結構的調控
要保證房地產市場的供求平衡,還需調節好房地產市場內部各層次、各類型和各方面的關系,使全社會不同收人層次的人各得其所,使全社會對居住、生產經營活動、行政辦公等各種用房、用地的需求大致得到滿足,使國民經濟各行業、各市場主體在供求關系和合作關系上基本協調,從而使房地產市場運行良好,整體功能得以充分發揮。這就是說,優化房地產開發結構就是要做到產品適銷對路,實現有效供給,從供求結構上來看,要使各類房地產需求和供給保持在一個適當的比列,防止失衡。
??從宏觀層面上看,房地產投資布局與國家、區城的發展規劃、計劃以及城市建設的總體發展規劃密切相關。但作為投資主體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是無法自動符合國家、區域的發展規劃、計劃以及城市的宏觀開發要求的,所以政府必須進行宏觀調控,從總體上加以把握。區域發展不平衡是中國的一個基本國情,也是大國經濟發展進程中的普遍現象。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各地經濟都有很大發展,但由于發展速度不同,區域之間出現了很大的差距。以西部為例,在西部大開發戰略正式實施以前,它與東部之間的差距一直呈擴大趨勢。中部的發展也處于相對停滯狀態。南北地區差距也非常明顯。經濟差距的形成有方方面面的原因,也有多種表現.其中,房地產業發展的不平衡性正是重要原因之一。
??八)房地產投資品的調控
- 上一個:四個階段展示房地產企業戰略的演變
- 下一個:六大方法實現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